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规定明确,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或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或直接导致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因重大经营困难而破产、倒闭等情形,都应予以立案追诉。这些标准为司法机关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提供了依据。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如因商业秘密被侵犯导致的产品销量下降、利润减少等;间接损失如为了应对侵权行为而增加的维权成本、市场声誉受损等。当这些损失累计达到三十万元以上时,就达到了立案追诉的标准。

2、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违法所得是指侵权人通过使用、披露商业秘密所获得的利益。比如侵权人利用商业秘密生产出产品并销售,所获得的销售利润就属于违法所得。如果违法所得达到三十万元以上,也会被立案追诉。

3、直接导致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因重大经营困难而破产、倒闭

商业秘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侵权行为使得权利人的企业陷入重大经营困境,最终破产、倒闭,这种情况下也应予以立案追诉。因为这表明侵权行为对权利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0)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的损失如何计算

在确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中的损失时,有多种计算方法。

1、以商业秘密权利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来计算

这是最常见的计算方式。可以通过对比侵权行为发生前后权利人的经营状况,如销售额、利润等指标的变化来确定损失。同时,还需要考虑侵权行为对权利人未来市场份额、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影响。

2、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来计算

当难以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时,可以计算侵权人通过使用商业秘密所获得的利润。包括侵权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成本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3、以商业秘密的许可使用费来计算

如果商业秘密有正常的许可使用情况,可以参考该商业秘密的许可使用费来确定损失。例如,权利人曾将商业秘密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收取了一定的许可费用,那么可以以此为依据来估算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后会如何处理

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1、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相关证据。包括询问证人、调取相关文件资料、对侵权现场进行勘查等。通过侦查,查明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确定犯罪嫌疑人。

2、审查起诉阶段

侦查终结后,案件会移送至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会向法院提起公诉。

3、审判阶段

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会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对证据进行质证。如果认定被告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会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同时,还可能会判决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

综上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有明确规定,损失计算有多种方法,立案后也有相应的处理程序。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商业秘密的界定、不同行业商业秘密侵权的特点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