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管辖地的确认通常遵循一定规则。一般来说,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在网络侵权等特殊侵权案件中,也有特别规定。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当事人正确选择管辖法院,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一、侵权行为的管辖地如何确认
确认侵权行为的管辖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侵权行为地
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比如在产品质量侵权案件中,产品制造地、销售地都可能是侵权行为实施地;而消费者使用产品受到损害的地方则可能是侵权结果发生地。多个侵权行为地的法院对案件都有管辖权,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法院起诉。
2、被告住所地
被告是自然人的,其住所地为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其住所地是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若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二、网络侵权行为的管辖地如何确认
网络侵权行为管辖地的确认有其特殊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1、信息设备所在地
例如,侵权人通过某台服务器实施网络诽谤等侵权行为,该服务器所在地就是信息设备所在地,当地法院有管辖权。这是因为服务器是实施侵权行为的硬件基础,与侵权行为的实施有直接关联。
2、被侵权人住所地
考虑到网络侵权的特殊性,被侵权人可能难以确定侵权人的具体位置,但自己的住所地是明确的。以被侵权人住所地作为管辖地之一,方便被侵权人维护自身权益。比如,被侵权人在自己所在地发现自己在网络上被恶意诋毁,就可以在自己住所地法院起诉。
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管辖地如何确认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管辖地的确认相对复杂,一般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基层人民法院也可以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1、侵权行为地
与一般侵权行为类似,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在商标侵权案件中,侵权商品的制造地、销售地等都是侵权行为实施地。同时,知识产权的使用和传播范围较广,侵权结果可能在多个地方出现,这些地方的法院都有管辖权。
2、被告住所地
被告住所地法院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同样有管辖权。在确定被告住所地时,对于跨国企业等复杂主体,要依据相关法律准确确定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或注册地等。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侵权行为在管辖地确认上有不同的规则和要点。在实际法律实践中,可能还会遇到多个法院管辖权冲突、管辖地选择对诉讼结果的影响等问题。如果您在侵权行为管辖地确认或其他法律问题上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