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后欠员工工资,员工可通过多种途径追讨。若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也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
一、公司注销了欠员工工资怎么办理
当公司注销后仍欠员工工资时,员工可采取以下办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如果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那么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也就是说,员工可以要求这些主体支付所欠工资。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员工可以携带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查证属实,会责令相关责任主体支付工资。
2、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作出裁决。如果责任主体不履行仲裁裁决,员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向法院提起诉讼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或者不愿意进行仲裁,员工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要求责任主体支付工资及相应的赔偿。

二、公司注销后员工如何追讨工资
公司注销后员工追讨工资,要明确追讨的方向和途径。一方面,要确定承担责任的主体。除了上述提到的股东、董事、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外,如果公司是被其他主体吸收合并而注销,那么吸收合并的主体也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1、收集证据
证据是追讨工资的关键。员工要收集能证明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工资数额、工作时间等方面的证据。这些证据越充分,越有利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2、与相关主体协商
在采取法律手段之前,员工可以尝试与相关责任主体进行协商。通过友好沟通,要求对方支付工资。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沟通记录。
3、借助工会等组织的力量
如果员工所在的单位有工会组织,员工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工会可以代表员工与相关主体进行沟通和协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公司注销欠薪员工维权的法律依据
公司注销欠薪员工维权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也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公司法相关规定
前面提到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为员工在公司注销后追讨工资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明确了相关责任主体在公司未经依法清算注销时的责任。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该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仲裁的申请、受理、审理等环节,保障了员工通过仲裁途径解决工资纠纷的权利。
3、民事诉讼法
当员工通过诉讼途径维权时,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的程序和规则,确保员工的合法诉求能够得到公正的处理。
公司注销后欠员工工资,员工有多种途径和法律依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员工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果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或者对维权过程有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