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本身是民事纠纷,但如果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没有明确的拖欠时间限制。

一、拖欠工资多久可以申请追究刑事责任

在法律层面,并没有明确规定拖欠工资达到多长时间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通常,单纯的拖欠工资属于劳动纠纷范畴,主要通过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途径解决。当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形,即符合《刑法》中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时,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

一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例如,老板将公司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然后声称公司没钱支付工资;或者老板直接跑路,躲避员工追讨工资。二是数额较大。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较大。三是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比如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而用人单位逾期仍未支付。

拖欠工资多久可以申请追究刑事责任(0)

二、恶意拖欠工资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案例

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恶意拖欠工资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这些案例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该罪名的适用情况。

1、案例一

某建筑公司老板李某,在工程完工后,将工程款挪作他用,导致无法支付50多名农民工的工资,共计80多万元。农民工多次讨要无果后,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劳动监察部门责令李某限期支付工资,但李某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更换联系方式躲避。最终,李某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依法逮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个案例中,李某有能力支付却转移资金,经责令仍不支付,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

2、案例二

一家小型加工厂老板张某,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为了逃避支付员工工资,他关闭工厂,携带部分资金逃匿。该厂20多名员工的工资共计15万元无法得到支付。员工们向劳动部门求助,劳动部门责令张某支付工资,张某却置之不理。后来张某被警方抓获,也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受到了法律制裁。此案例中,张某以逃匿的方式逃避支付工资,经责令不支付,同样构成犯罪。

三、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工资被恶意拖欠

劳动者在面对工资拖欠问题时,要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陷入恶意拖欠工资的困境。

1、签订正规劳动合同

劳动者入职时,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支付方式、时间、金额等重要条款。这样在发生工资纠纷时,劳动合同是重要的证据。

2、及时保留证据

平时要注意保留与工作相关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证、聊天记录等。一旦发生工资拖欠,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

3、合理维权途径

当遇到工资拖欠问题,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也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发现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拖欠工资的嫌疑,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劳动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综上所述,虽然没有明确的拖欠工资时间限制来追究刑事责任,但当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且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时,就会面临刑事处罚。劳动者在遇到工资拖欠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那么,在追究用人单位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承担哪些举证责任?用人单位被追究刑事责任后,劳动者的工资能否全额追回?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咨询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