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了但没签合同,员工辞职一般是有赔偿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保障了劳动者在未签合同情况下的合法权益,即便单位缴纳了社保,未签合同的行为仍属违法。
一、社保交了没签合同辞职有赔偿吗
通常有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1、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的此项规定,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使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即便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保,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仍违反了法律规定。
2、赔偿计算
二倍工资的计算起始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例如,员工于1月1日入职,用人单位直到3月1日才与员工签订合同,那么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月1日到2月28日的二倍工资。
3、举证责任
劳动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只要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可以主张赔偿。
二、社保交了没签合同辞职赔偿的申请流程
员工在遇到这种情况,若要申请赔偿,有一定的流程。
1、协商解决
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支付未签订合同的二倍工资。通过友好协商,可能快速解决问题。
2、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仲裁委员会会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决。
3、诉讼阶段
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三、社保交了没签合同辞职赔偿的注意事项
在申请赔偿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1、时效问题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劳动者要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
2、证据保存
劳动者要注意保存好与工作相关的证据,如工资条、工作邮件、同事证言等,以便在需要时证明自己的主张。
3、合法途径
劳动者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综上所述,社保交了没签合同辞职一般是有赔偿的。劳动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合法流程申请赔偿。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赔偿金额计算不准确、用人单位拒不执行裁决等问题。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社保、合同、赔偿等方面的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