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信用卡逾期3个月以上,银行就可能会起诉。但这并非绝对,银行是否起诉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信用卡逾期后,银行通常会有一套催收流程。在逾期初期,银行主要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醒持卡人还款。通常在逾期1-2个月时,银行的催收力度会逐渐加大。到了逾期3个月左右,若持卡人仍未还款,银行就有较大可能采取法律手段,也就是起诉持卡人。

不过,银行是否真的起诉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是欠款金额,如果欠款金额较小,银行可能认为起诉成本较高,不太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起诉,而是继续通过催收方式追讨欠款。例如,欠款只有几百元或一两千元,银行可能会持续催收,但起诉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持卡人的还款态度也很重要。如果持卡人在逾期后主动与银行沟通,表达还款意愿,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银行可能会同意协商,暂不起诉。相反,如果持卡人故意躲避银行催收,更换联系方式、住址等,让银行无法联系到本人,银行会认为持卡人存在恶意拖欠的嫌疑,那么起诉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不同银行的政策也有所不同。有些银行可能在逾期3个月后就果断起诉,而有些银行可能会给予更长的宽限期,在逾期半年甚至更久才会考虑起诉。一旦被银行起诉,如果持卡人败诉,不仅要偿还欠款本金、利息和滞纳金,还可能需要承担诉讼费用等额外支出。所以,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时应合理消费,按时还款,若出现还款困难,要及时与银行沟通协商解决。

欠信用卡多长时间会被起诉(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