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判离后生效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审判决准予离婚的,若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在上诉期满后即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后生效;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离婚诉讼的判决生效时间与审判程序密切相关。首先来看一审判决的情况。当法院作出一审准予离婚的判决后,并不会立即生效。这是因为法律赋予了当事人上诉的权利,目的是保障当事人能够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规定,上诉期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也就是说,在这十五天内,任何一方当事人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服,都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只有当双方当事人在这十五天内都没有上诉,上诉期满后,该一审判决才会正式生效。

例如,甲和乙的离婚一审判决于5月1日送达给双方,那么上诉期截止到5月16日。如果甲和乙在这期间都没有提出上诉,从5月17日起,该离婚判决就生效了。

而对于二审判决,情况则有所不同。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是终审程序。当二审法院对离婚案件作出判决后,这个判决一经作出就立即生效。这是因为二审已经是最终的审判结果,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案件进行上诉。二审判决生效后,双方的婚姻关系即正式解除,具有与一审生效判决相同的法律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判决生效前,双方的婚姻关系仍然存续。因此,在上诉期内,双方都不能与他人另行结婚,否则可能会构成重婚罪。同时,了解判决生效时间对于处理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后续事宜也至关重要,当事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生效判决来履行各自的义务。

起诉离婚判离后多久生效(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