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哪个判得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罪名以及犯罪情节来判断。有些情况下单位犯罪判得重,有些情况下个人犯罪判得重,还有些情况下两者量刑相当。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对于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处罚规定较为复杂。对于某些罪名,个人犯罪的处罚可能更重。以盗窃罪为例,该罪只有自然人可以构成,不存在单位犯罪的情况。如果是个人实施盗窃行为,根据盗窃的数额、情节等因素,可能会面临从拘役到无期徒刑不等的刑罚。而像贷款诈骗罪,刑法明确规定该罪只能由个人构成,单位不能成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个人实施贷款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也有部分罪名单位犯罪的处罚可能相对较重。例如在一些经济犯罪中,单位实施犯罪往往涉及的金额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对于单位行贿罪,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若以个人名义行贿,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但具有特定情形的,才构成行贿罪,且量刑与单位行贿罪中直接负责人员的量刑也有所不同。

还有一些罪名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量刑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例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个人犯该罪的量刑幅度与单位犯罪中直接责任人员的量刑幅度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量刑轻重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需要依据具体的犯罪行为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哪个判得重些(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