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所说的“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不过,该法条也提到“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意味着在一些特定的法律条文中,如果对过失致人重伤的情况有专门的规定,那么就不按照第二百三十五条来定罪量刑,而是依照相关的特别规定来处理。例如,在交通肇事案件中,如果行为人因过失导致他人重伤,同时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就会按照交通肇事罪来定罪处罚,而不是单纯以过失致人重伤罪论处。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认定和量刑,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行为人的过失程度、伤害的手段、造成的后果、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事后行为人的态度等。如果行为人在过失致人重伤后,积极采取救助措施,主动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等,这些情节在量刑时通常会被酌情从轻考虑。相反,如果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节,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适当从重处罚。
过失致人重伤案件中,行为人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要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被害人因受伤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