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诈骗受害人追回损失的钱,可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参与刑事诉讼、申请民事诉讼等途径。
当发现遭遇经济诈骗时,第一时间要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经济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及时报案能让警方介入调查,这是追回损失的重要基础。公安机关会根据受害人提供的线索和证据,展开侦查工作,锁定犯罪嫌疑人。在这个过程中,受害人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提供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如诈骗的时间、地点、方式、涉及的金额、与犯罪嫌疑人的交流记录等,这些信息对于警方破案至关重要。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害人要积极参与。在案件侦查终结后,会进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受害人可以作为诉讼参与人,参加庭审,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可以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的同时附带提出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的民事诉讼。通过附带民事诉讼,受害人可以请求法院判决犯罪嫌疑人返还诈骗所得的财物。
如果没有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解决赔偿问题,受害人也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时,受害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因诈骗行为遭受了损失以及损失的具体数额。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一旦判决受害人胜诉,就可以通过强制执行程序,要求犯罪嫌疑人返还财物或赔偿损失。
在整个过程中,受害人要保持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案件的进展和处理结果。如果犯罪嫌疑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要配合司法机关进行追缴和执行工作,以最大程度地挽回自己的损失。同时,要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再次陷入类似的诈骗陷阱。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