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他人导致他人死亡可能涉嫌多种罪名,不同罪名量刑不同,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在司法实践中,恐吓他人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认定罪名和量刑。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伤害或杀害他人的故意,通过恐吓的方式实施犯罪行为并导致他人死亡,可能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例如,行为人长期对他人进行暴力威胁、恐吓,意图让对方产生极度恐惧从而达到杀害对方的目的,最终导致对方因过度惊吓死亡,这种情况就可能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若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杀人的故意,但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因恐吓行为引发他人身体疾病发作等情况导致死亡,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比如,行为人知道对方有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仍然对其进行恶意恐吓,导致对方心脏病发作死亡,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如果行为人只是一般的恐吓行为,主观上没有伤害或杀人的故意,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导致他人死亡,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例如,行为人在开玩笑时过度恐吓他人,没想到对方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惊吓过度死亡,这种情况可能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