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重伤二级争取缓刑需满足一定条件并采取相应措施。条件上要符合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措施方面包括积极赔偿、取得谅解、有自首立功情节、如实供述罪行、为从犯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而重伤二级对应的法定刑通常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存在减轻处罚情节,使最终量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具备了争取缓刑的基础。

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是很重要的一点。积极主动地与被害人及其家属沟通,对其遭受的经济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进行足额赔偿。通过赔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被害人的损失,也体现了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的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这是法官考量是否适用缓刑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有助于争取缓刑。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立功是指犯罪嫌疑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实供述罪行,认罪态度良好同样关键。在整个司法程序中,如实、全面地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不隐瞒、不推诿。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理工作,展现出真诚悔悟的态度,让法官看到其有改过自新的决心。

如果在共同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属于从犯,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在犯罪中所起作用相对较小,其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也相对较低,这在争取缓刑时是一个有利因素。

还可以向法院提供社区愿意接纳进行社区矫正的证明。这能表明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不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增加法院适用缓刑的可能性。争取缓刑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具体案件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

刑事案件重伤二级怎样能争取缓刑(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六十八条

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