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主要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此外还有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和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也不具备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所以对某些严重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体现了刑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为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其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可塑性强,通过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利于他们改过自新。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此时的人在生理和智力上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具备了辨别是非善恶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对自己实施的一切犯罪行为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有哪些类型(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三条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四条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