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的有效期限涉及多个方面,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一般是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60日,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是6个月;劳动能力鉴定后就赔偿问题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从工伤认定的角度来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而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关于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救济期限。如果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申请期限是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在劳动能力鉴定后涉及赔偿的仲裁时效方面。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