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未遂且没有实际骗得金额,仍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会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手段、造成的影响等因素,可能在相应的量刑幅度内处以较轻的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对于未遂犯,依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即使没有实际骗得金额,但只要实施了诈骗行为,且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构成犯罪未遂。司法实践中,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例如,诈骗的手段是否恶劣,是否采用了高科技手段、是否针对特定弱势群体实施诈骗等。如果诈骗分子通过精心设计的话术、虚假的网络平台等方式实施诈骗,即使未得逞,也会因其手段的恶劣性而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诈骗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量刑的重要依据。若诈骗行为引起了社会的恐慌、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即便没有骗到钱,也可能会被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同时,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有立功表现,法院在量刑时会依法从轻处罚。电信诈骗未遂没有金额的具体判决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