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退休年龄后认定为工伤10级,赔偿情况要分不同情形。若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可按正常工伤赔偿标准获得赔偿;若已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再就业受伤认定为工伤10级,一般由用人单位参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赔偿。

需要明确赔偿的相关依据。对于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被认定为工伤10级的赔偿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还可能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等。

而对于已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后再就业的人员,其与用人单位之间通常按劳务关系处理。不过,若被认定为工伤10级,虽然不适用工伤保险基金赔付,但用人单位需参照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赔偿。赔偿项目同样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各地规定和司法实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处理这类赔偿问题时,还需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比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医疗费用发票、病历等。这些证据对于确定赔偿金额和顺利获得赔偿至关重要。同时,若与用人单位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退休年龄工伤10级的赔偿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