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判决书的生效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是一审判决,在送达之日起15日内,当事人未上诉的,期满后判决生效;如果是二审判决,判决书一经作出即生效。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判决书的生效时间与审判程序密切相关。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即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
对于一审判决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也就是说,在这15天的上诉期内,判决并未生效。只有当15天上诉期届满,且所有当事人都未提出上诉,该一审判决才会正式生效。例如,法院在3月1日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了一审民间借贷判决书,那么上诉期截止到3月16日。如果双方在3月16日前都没有上诉,判决就从3月17日开始生效。
而二审判决则有所不同。因为二审是终审程序,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是具有终局性的。一旦二审判决书作出并送达给当事人,该判决立即生效,不存在上诉期。这是为了保证司法程序的效率和判决的权威性,避免当事人无休止地上诉。比如,二审法院在5月10日作出民间借贷纠纷的二审判决并送达,那么该判决在5月10日就生效了。
如果是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也是一经作出即生效,因为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最高审判机关,其作出的判决不存在上诉的情况。了解民间借贷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对于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有重要意义。生效后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