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后房产变更给一方,需准备相关材料,到当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过户手续,一般流程包括申请、审核、缴纳税费、登记发证等。

明确所需材料。通常需要携带离婚协议书、离婚证、双方身份证、房产证等。离婚协议书要明确房产归属一方的具体约定,且该协议书需是在婚姻登记机关备案的有效文件。离婚证用于证明双方的婚姻关系已经解除。双方身份证是用于确认身份信息,房产证则是房产的产权证明。

前往当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过户申请。在申请时,要填写相关的申请表,并提交上述准备好的材料。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查看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如果是夫妻因离婚分割共同财产发生土地、房屋权属变更的,免征契税。但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登记费用等小额费用,具体的收费标准因地区而异。

之后,不动产登记机构会对申请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审核过程中可能会对房产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比如房产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

一旦审核通过,就会进行登记手续的办理。将房产的产权变更登记到约定的一方名下,完成房产的过户。新的产权人会领取到变更后的房产证,至此,协议离婚后房产变更给一方的手续全部完成。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要求和流程来操作,确保手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