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到人家车后逃逸,赔偿需先确定事故责任和损失,一般要承担车辆维修费用、合理的交通替代费用等,逃逸者通常负全责。赔偿方式可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付,超出部分由逃逸者自行承担。

当刮到人家车后逃逸,首先要明确赔偿的项目和范围。对于被刮车辆,最基本的赔偿就是维修费用。这需要由专业的维修机构对车辆受损情况进行评估,确定修复所需的具体金额。比如车辆的车漆刮擦,可能需要进行局部或全车喷漆;若有部件损坏,则需更换相应部件并支付安装费用。

除了直接的维修费用,还可能涉及其他合理费用。如果被刮车辆是营运车辆,在维修期间无法正常运营,逃逸者需要赔偿其停运损失。例如出租车,因车辆维修无法载客,这期间的预期收入损失就应由逃逸者承担。若车辆在维修期间,车主需要使用其他交通工具出行,产生的合理交通替代费用,如乘坐公共交通的费用,也在赔偿范围内。

在确定赔偿责任方面,由于逃逸行为,逃逸者通常会被认定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这是因为逃逸行为破坏了事故现场,使交警难以准确判断双方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所以法律规定逃逸者负全责。

关于赔偿方式,首先可以由逃逸车辆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付。交强险对于财产损失有一定的赔偿限额,目前为2000元。如果车辆的维修费用等损失在交强险限额内,保险公司会进行赔偿。但如果损失超出了交强险的限额,超出部分就需要逃逸者自己承担。

需要强调的是,刮到人家车后逃逸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逃逸行为导致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