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宣判后送到监狱的时间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一审判决为实刑,被告人未上诉、检察院未抗诉,在判决生效且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上时,一般在十日内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若被告人上诉或检察院抗诉,则需等待二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生效后再按规定送交监狱;若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通常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刑罚。

在司法实践中,醉驾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若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且需要到监狱服刑,就会涉及到何时送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于一审判决结果,如果被告人服判且不上诉,检察院也不抗诉,那么一审判决会在上诉、抗诉期满后生效。一般情况下,上诉、抗诉期为十天,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判决生效后,法院会在十日内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但前提是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上。例如,某人因醉驾被判处拘役五个月,判决生效时距离刑满释放超过三个月,那么法院就会在规定时间内安排送监。

若被告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提出上诉,或者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有误提出抗诉,案件就会进入二审程序。二审程序可能会维持原判、改判或者发回重审。只有在二审判决维持原判且生效后,才会按照上述规定将罪犯送交监狱。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就会相对较长,可能会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审理进度而有所不同。

如果罪犯被判处的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依据法律规定,由看守所代为执行。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罪犯无需再被送往监狱,而是在看守所完成剩余刑期的服刑。醉驾宣判后送到监狱的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根据具体的判决情况和法律程序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