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肇事无人员伤亡的处罚需区分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饮酒驾驶肇事一般会面临罚款、暂扣驾驶证等处罚;醉酒驾驶肇事则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有吊销驾驶证等处罚。

首先来看饮酒驾驶肇事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而醉酒驾驶肇事的处罚更为严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酒驾肇事即使无人员伤亡,但造成了财产损失的,肇事者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损方的经济损失。在实际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具体的处罚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如酒精含量、肇事的具体情况等综合判定。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勿酒后驾车。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