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年后父母离婚,不存在孩子抚养权的判定问题。因为抚养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成年子女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不需要父母再进行监护和抚养。

抚养权的定义和适用范围。抚养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主要是为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健康成长等权益。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这个阶段,由于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经验,需要父母的照顾、保护和引导。因此,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这也是抚养权存在的基础。

成年子女的民事行为能力。当子女年满十八周岁,就成为了成年人,具备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生活中,他们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居住、学习、工作等事务,不再依赖父母的监护和抚养。所以,在父母离婚时,不需要再对成年子女的抚养权进行判定。

特殊情况的考虑。虽然一般情况下成年子女不存在抚养权问题,但如果成年子女因精神疾病等原因导致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父母仍然需要承担监护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离婚时可能需要就对该成年子女的监护问题进行协商或由法院判决确定监护权的归属。不过,这与通常意义上的抚养权判定是不同的概念,更多地是基于监护制度来保障特殊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