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判刑3年,一般情况下需服刑3年,但如果存在减刑、假释等情形,实际服刑时间会相应缩短,不过至少要服刑1.5年。
根据法律规定,罪犯被判刑后,通常应在监狱等执行场所服完相应刑期。对于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诈骗罪罪犯,若在服刑期间没有获得减刑、假释等机会,就需要完整服刑3年才能出狱。
在司法实践中,罪犯在服刑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获得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所以,对于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诈骗罪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5年。
例如,罪犯在服刑期间积极参与劳动改造,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且有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等立功表现,经法定程序,可能会获得减刑。
假释也是一种提前出狱的途径。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对于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1.5年以上,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假释。不过,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诈骗罪不在不得假释的犯罪类型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可以适用假释。
诈骗罪判刑3年,实际出狱时间可能是3年,也可能因减刑、假释等情况在1.5年至3年之间。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