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倒闭欠工资,员工可通过与公司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争取获得应得的工资报酬。
当公司倒闭拖欠工资时,员工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协商解决。员工可与公司的负责人,如老板、管理层等进行沟通协商,要求支付所欠工资。在协商过程中,员工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提供工资数额、工作时间等相关证据,争取与公司达成支付工资的协议。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部门。员工可携带身份证、劳动合同、工资条等相关材料前往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若查证属实,会责令公司限期支付工资。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重要途径。员工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申请需在规定的时效内提出,一般为一年。在仲裁过程中,员工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如果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如果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员工的工资属于优先受偿的债权。在公司破产财产清偿顺序中,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会在第一顺序得到清偿。员工可及时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以保障自己的工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