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侵权起诉个人还是公司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而言,如果员工是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通常起诉公司要求赔偿;若员工的行为并非职务行为,而是个人行为导致侵权,则起诉员工个人要求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这意味着,当员工在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时的行为引发侵权,受害者应起诉公司要求赔偿。例如,物流公司的货车司机在送货途中因操作不当撞坏了其他车辆,这种情况下,被撞车辆的车主应起诉物流公司要求赔偿,因为司机的运输送货行为是执行工作任务。而物流公司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如果司机存在故意违规驾驶或者重大过失,物流公司可以向司机进行追偿。

如果员工的行为与工作任务无关,完全是其个人的行为导致他人权益受损,那么受害者应起诉员工个人。比如,员工在下班后与他人发生口角并动手打人,这种行为明显不属于工作范畴,是个人行为,受害者就只能起诉该员工个人要求赔偿损失。

在判断是否为执行工作任务时,不能仅看行为的时间和地点,还需综合考虑行为的目的、是否与工作职责有内在联系等因素。有些行为虽然表面上不是在正常工作时间或工作地点发生,但如果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的合理延伸,仍可能被认定为执行工作任务。例如,员工应客户要求在下班后到客户处解决工作问题,途中因疏忽给他人造成损害,这种情况下也可能由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确定起诉对象要依据具体的侵权行为性质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员工侵权起诉个人还是公司赔偿(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