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车当场没抓住人,若有其他证据能证明酒驾事实,交警依然可依法处理;若证据不足,则难以认定酒驾。
在酒后驾车当场没抓住人的情况下,处理方式需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从法律层面来看,认定酒驾需要有充分的证据。
如果存在一些间接证据,比如监控视频清晰记录了驾驶员饮酒后驾车的过程,包括在车内的动作、行驶轨迹等;或者有证人证言,目睹了驾驶员饮酒后上车驾驶的行为,且证人能够清晰准确地描述事情经过。同时,还可以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是否有异常的蛇形行驶、频繁急刹车等可能与酒驾相关的驾驶表现。当这些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时,交警可以依据这些证据对驾驶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警方会根据证据所指向的驾驶员身份信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到驾驶员,要求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驾驶员可能会被要求进行呼气酒精含量检测或血液酒精含量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那么就会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例如仅有模糊的监控画面无法明确驾驶员是否饮酒,或者证人证言模糊不清、无法提供关键信息等,那么就很难认定驾驶员存在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证据不足,交警可能无法对驾驶员进行酒驾的处罚。
对于驾驶员而言,即使当场没被抓住,也应该明白酒后驾车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被认定酒驾,不仅会面临罚款、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处罚,若构成醉驾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