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追诉时效期限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超过这个期限,一般情况下就不再追诉。
刑法设置追诉时效期限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从社会层面来看,经过较长时间后,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可能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缓和,社会秩序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若再进行追诉,可能会对已经稳定的社会关系造成不必要的扰动。从司法资源角度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件的证据收集会变得愈发困难,投入大量司法资源去追诉陈年旧案,可能会影响对当下更紧迫、更严重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了不同的追诉时效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是五年。这意味着如果某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在五年以下,经过五年后一般不再追诉。例如一些情节较轻的盗窃罪,如果其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在五年后若未被发现,通常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十五年。而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不过,也存在一些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况。比如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这些规定体现了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严肃态度以及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