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有欠条讨要工资可先与对方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还能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直接起诉

当农民工持有工资欠条时,有多种途径可以讨要工资。协商是较为温和且优先推荐的方式。农民工可以直接找到欠薪的对象,如包工头或用人单位负责人,就工资支付问题进行沟通。以平和的态度说明自身的困难和需求,要求按照欠条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支付工资。这种方式不仅能节省时间和精力,还有助于维持相对良好的关系。

如果协商无果,农民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专门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机构。农民工可以携带欠条、身份证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前往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一旦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能促使一些用人单位尽快解决工资问题。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农民工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并附上欠条等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裁决,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会根据农民工提供的欠条等证据,审查是否符合条件。若符合,会向用人单位发出支付令。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若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农民工还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凭借欠条等证据,请求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在诉讼过程中,要注意保存好相关证据,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农民工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讨要工资。

农民工工资有欠条怎么讨要(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