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未做工伤认定,无法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获得赔付。但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等途径来争取补偿。

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工伤认定是获得工伤赔偿的关键前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没有做工伤认定,就不能依据工伤赔偿的相关规定获得赔偿。不过,还是有一些其他的解决途径。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赔偿。双方可以就伤害情况、治疗费用、误工损失等进行沟通,用人单位可能基于道义或其他考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种方式较为灵活,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但赔偿数额可能与工伤赔偿标准有差异。

还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方式来处理。在没有进行工伤认定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伤害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以及因此遭受的损失,如医疗费用发票、病历、误工证明等。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赔偿责任和赔偿数额。但这种方式的举证难度相对较大,而且赔偿项目和标准与工伤赔偿也有所不同。

工伤未做工伤认定时,虽然不能走工伤赔偿程序,但通过协商或人身损害赔偿途径,仍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不过,为了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建议在发生工伤后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没有做工伤认定怎样赔付(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