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和辞职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影响社保账户内的资金和权益,但在社保缴纳和衔接上会有不同影响。辞职通常是按规定流程办理离职,能较好保障社保接续;自离可能因未按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影响社保正常停保和后续转移等操作。
首先来看辞职,这是员工主动且按照公司规定流程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在辞职过程中,员工会与公司进行工作交接等一系列手续。按照正常程序,公司会在员工离职后的规定时间内办理社保停保手续。员工如果有新的就业单位,可以在找到新工作后,让新单位及时办理社保增员,这样社保缴纳就可以顺利衔接,不会出现断缴情况。而且,因为是正常离职,员工在处理社保转移、提取公积金等相关业务时,能够较为顺利地从原单位获取所需的证明文件,保障自身权益。
再看自离,自离是指员工未按公司规定的流程,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关系。由于自离没有遵循正常的离职程序,公司可能无法及时知晓员工的离职情况,也就不能及时办理社保停保手续。这可能导致公司在员工自离后仍继续为其缴纳一段时间的社保,之后公司可能会要求员工返还多缴纳的社保费用。自离可能使得员工无法从原单位顺利拿到离职证明等相关材料,这会给后续社保转移带来困难。如果社保出现断缴,会对一些保障产生影响。例如,医保断缴期间,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虽然断缴不会导致之前的缴费年限清零,但可能影响最终的养老金待遇;一些城市对于购房、购车、落户等有社保连续缴纳年限的要求,断缴可能导致这些资格受到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