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在司法实践中,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而对于危险驾驶罪的量刑通常是在拘役并处罚金的范围内。要想被判处缓刑,需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刑期条件,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适用缓刑的基本前提。因为危险驾驶罪法定刑为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所以从刑期角度上是符合可能适用缓刑的基本范围的。
实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犯罪情节较轻主要从醉酒驾驶的具体情形判断,比如血液酒精含量的高低、是否在人车流量大的路段驾驶、是否有超速等其他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等。如果血液酒精含量刚超过醉酒驾驶的标准,且是在深夜人车稀少的路段行驶,相对来说犯罪情节就比较轻。有悔罪表现可以体现在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主动认罪认罚等方面。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需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如平时的品行、是否有违法犯罪的前科等。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司法机关通常会委托社区进行调查评估,了解社区居民对犯罪嫌疑人宣告缓刑的接受程度以及是否会对社区的治安、风气等造成不良影响。
特殊群体,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只要符合上述刑期和实质条件,是应当宣告缓刑,体现了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