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社保基金金额的计算通常根据骗取行为所涉及的社保待遇项目及对应标准,以实际非法获取的社保资金数额来确定。若存在多次骗取行为,一般累计计算金额。
不同社保待遇项目的金额计算方式有别。以养老保险为例,骗取养老保险金时,金额的计算依据是违规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部分构成,骗取金额就是违规领取期间这些养老金的总和。比如,通过伪造退休证明等手段多领取了 5 个月养老金,每月养老金为 3000 元,那么骗取金额就是 3000×5 = 15000 元。
对于医疗保险,骗取金额的计算相对复杂。如果是通过虚构医疗费用报销来骗取医保基金,金额就是虚报的医疗费用数额。比如,参保人通过伪造病历、费用清单等材料,虚报了 8000 元的医疗费用并获得报销,这 8000 元就是骗取的医保基金金额。若涉及到医保报销比例问题,比如医保报销比例为 70%,虚报 10000 元费用,实际骗取的医保基金金额就是 10000×70% = 7000 元。
失业保险方面,若以虚假失业证明等方式骗取失业保险金,骗取金额就是违规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数额。失业保险金通常根据当地规定的标准和领取期限来确定,骗取金额就是违规领取时间段内按标准计算的失业保险金总和。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存在多次骗取社保基金的行为,不管每次骗取的金额大小,一般都会将各次骗取的金额累计计算。只要累计金额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标准,就可能构成犯罪。例如,某人分三次分别骗取了 2000 元、3000 元和 5000 元的社保基金,累计骗取金额就是 10000 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