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擅自变更经营范围,会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擅自经营的项目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在我国,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公司章程的必备条款,并且需要经过登记机关的登记确认。公司开展经营活动必须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进行,这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的重要规定。

责令限期登记:当公司擅自变更经营范围时,首先公司登记机关会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登记。这是一种纠正措施,给予公司一个自我改正的机会,使其将实际经营情况与登记信息相匹配。

逾期登记的罚款:如果公司在登记机关责令的限期内没有进行登记,那么就会面临罚款的处罚。罚款的幅度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具体的罚款金额会根据公司的违法情节、经营规模等因素来综合确定。这种罚款措施是为了促使公司遵守登记规定,规范经营行为。

涉及须经批准项目的严重后果:如果公司擅自经营的项目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而公司未取得相关批准就擅自从事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登记机关会吊销其营业执照。例如,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如果公司未取得该证就擅自经营危险化学品,一旦被认定情节严重,就会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吊销营业执照意味着公司失去了合法经营的资格,无法再以该公司的名义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应当严格按照登记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活动,如需变更经营范围,应依法定程序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处罚。

公司擅自变更经营范围如何处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二条

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