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在怀孕的非法行医者,一般会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会正常推进,若被判定有罪,在量刑时怀孕这一情况可能会作为考量因素,刑罚执行方面可能会暂予监外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对于正在怀孕的非法行医者,司法机关通常会基于人道主义和保障胎儿健康发育等因素,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而非进行羁押。这意味着非法行医者在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后,在保证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在外面等待案件的进一步处理。
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工作并不会因为非法行医者怀孕而停止。公安机关会继续对非法行医的犯罪事实进行侦查,收集相关证据。之后,检察机关会根据侦查结果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如果提起公诉,法院会正常开庭审理该案件。在审判过程中,怀孕这一情节本身并不会影响对非法行医行为的定罪,但可能会在量刑时被法院作为一个酌情考虑的因素。
如果非法行医者最终被判定有罪,需要执行刑罚时,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
当怀孕的非法行医者分娩后,若其身体状况符合收监条件,可能会被收监执行剩余的刑期。对于怀孕的非法行医者,法律会在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同时,确保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和法律的公正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六条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