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有卫生问题,消费者可与商家协商赔偿,要求退款、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不足一千元按一千元赔偿;协商不成可向消协、食品监管部门投诉,也可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
当遇到食品有卫生问题时,有多种途径来解决赔偿问题。与商家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所以,消费者发现食品有卫生问题后,可直接联系商家,明确指出问题并依据法律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如退款、支付相应赔偿金等。
若与商家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消协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解,帮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该部门会对涉事商家进行调查处理。如果查证属实,商家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消费者也能获得应有的赔偿。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解决赔偿问题。如果双方在购买食品时有仲裁协议,消费者可以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没有仲裁协议,消费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消费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购买食品的凭证、食品存在卫生问题的照片或检验报告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通过法律途径,消费者能够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获得合理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