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量刑5到7年,最终判决可能是5到7年中的某个刑期,也可能高于7年或低于5年。最终的判决结果会综合全案情况来确定。

在司法实践中,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是基于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提出的,但法院具有独立的审判权,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决。若法院认为检察院的量刑建议适当,通常会在5到7年的幅度内确定具体刑期。这是因为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已经对案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审查,量刑建议是在综合考虑各种情节后得出的。

存在一些情况会使最终判决偏离量刑建议。如果在庭审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证据、事实,或者对原有的证据、事实有了新的认定,法院可能会重新考量量刑。例如,被告人有新的立功表现被发现,立功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根据立功的大小、作用等因素,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而判处低于5年的刑期。

反之,若被告人存在一些在量刑建议提出时未被发现的从重处罚情节,如存在漏罪,或者在庭审中查明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的主观恶性比之前认定的更大等情况,法院有可能判处高于7年的刑罚。法院对于案件的理解和判断可能与检察院存在一定差异,在法律适用和量刑尺度上,不同的法官可能会有不同的把握,这也可能导致最终判决与量刑建议有所不同。建议量刑5到7年只是一个参考范围,最终的判刑要依据法院根据全案情况作出的公正判决。

建议量刑5到7年可能判几年(0)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三百六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除有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情节外,量刑建议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内提出。建议判处有期徒刑、管制、拘役的,可以具有一定的幅度,也可以提出具体确定的建议。

提出量刑建议的,可以制作量刑建议书,与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量刑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被告人所犯罪行的法定刑、量刑情节、建议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判处刑罚的种类、刑罚幅度、可以适用的刑罚执行方式以及提出量刑建议的依据和理由等。

认罪认罚案件的量刑建议,按照本章第二节的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