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龄不退休的企业职工可能面临多种情况,若符合条件继续工作,可与企业协商变更劳动关系,以劳务关系继续履职;若不符合条件却不办理退休,可能影响养老金领取及社保缴纳等权益。

一、符合条件继续工作的情况当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因工作需要、个人能力等因素,企业和职工双方都有意愿让职工继续留在岗位工作时,通常会对双方的关系进行调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达到退休年龄后,劳动关系自动终止。此时,企业和职工可以协商签订劳务合同,建立劳务关系。在这种劳务关系下,职工继续为企业提供劳动,企业按照劳务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例如,一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职工,如高级工程师、资深会计师等,企业可能会因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希望他们继续为企业服务,双方就会以劳务关系的形式延续合作。

二、不符合条件却不办理退休的情况如果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已经满足退休条件,却不办理退休手续,会对其自身权益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从养老金领取方面来看,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职工才能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若不办理退休,就无法享受这一待遇。而且养老金待遇与退休时间相关,延迟办理退休可能导致养老金待遇的计算受到影响,最终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可能会减少。

在社保缴纳方面,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企业一般不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若职工不办理退休继续工作,社保缴纳状态可能会出现混乱,影响职工的社保权益。企业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因为按照规定,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不应再处于劳动关系下的社保缴纳状态。因此,企业和职工都应按照规定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到龄不退休的企业职工会怎么样处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