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购房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分别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以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在二手房交易中,明确合同无效的情形至关重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缺乏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所以其签订的二手购房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一位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下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当合同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也就是并非真实地想要进行房屋买卖交易,而是为了其他目的,如逃避债务等而签订合同,这种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比如,甲为了避免自己的房产被债权人执行,与乙签订虚假的二手房买卖合同,将房屋“卖给”乙,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如果二手房买卖合同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会被认定无效。例如,交易的房屋属于禁止交易的类型,如未取得合法产权证书的房屋,或者交易行为违反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合同都将无效。

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如果二手房交易合同的内容违背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也会被认定无效。比如,合同约定的交易目的是用于开设非法场所等,这种合同显然是无效的。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当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时,合同无效。例如,卖方和买方恶意串通,故意压低房屋价格,损害了房屋共有人的利益,该合同就是无效的。了解这些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助于保障二手房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二手购房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有哪些(0)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