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零工受伤了可以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等部门调解赔偿。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一个可供选择的调解部门。各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都有处理劳动纠纷的职责和义务。打零工虽然可能没有正式的劳动合同,但只要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当劳动者受伤后与雇主就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介入进行调解。其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依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对双方进行公平、公正的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合理的赔偿协议。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许多企业内部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如果打零工是在某个企业的临时性工作中受伤,该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可以受理并调解这起赔偿纠纷。其熟悉企业内部的情况和相关工作流程,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工作,有利于快速解决问题。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群众性组织,它可以调解各类民间纠纷,包括打零工受伤的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调解氛围,调解员通常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调解技巧,能够从情理和法律等多方面进行劝说,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也能为打零工受伤的劳动者提供调解服务。这些组织贴近基层,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能够及时响应劳动者的需求,为劳动者和雇主搭建沟通的桥梁,推动赔偿问题的有效解决。通过这些部门的调解,能够在相对平和的氛围中解决赔偿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