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拖欠农民工资的起诉状,需包含标题、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尾部等部分,要确保内容准确、清晰且符合法律规范。

一、标题

一般为“民事起诉状”,位于纸张首行正中,字体可适当加大,以突出显示。

二、原被告信息

原告即被拖欠工资的农民,需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如果是多名农民集体起诉,可推选代表,在起诉状中依次列出所有原告信息。被告通常是拖欠工资的单位或个人,要写明单位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若是个人,需写明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

三、诉讼请求

这部分要明确、具体地列出原告希望通过诉讼达到的目的。主要包括:

1. 请求判令被告支付拖欠的工资具体金额,需精确到元;

2. 若有利息等其他损失,也可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如请求判令被告支付自拖欠工资之日起至实际支付之日止的利息,利息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四、事实与理由

事实部分要详细描述原告为被告提供劳动的情况,如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等。说明被告拖欠工资的起始时间、金额构成等具体情况。理由部分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阐述被告拖欠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原告的诉求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例如,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等条款。

五、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列出能够证明被告拖欠工资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说明证据的来源,如劳动合同由被告与原告签订,工资条由被告发放等。如果有证人,需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六、尾部

写明受诉法院名称,一般为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最后由原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起诉日期。

在撰写起诉状时,要确保内容真实、准确,语言通顺、逻辑清晰。如有需要,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精准的帮助。

拖欠农民工资怎么写起诉状(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