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判罚在主体、认定标准、刑罚种类及责任承担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个人犯罪是自然人独自承担刑事责任,单位犯罪一般由单位整体承担责任,部分情况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需担责。

主体方面,个人犯罪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例如,张三为获取非法利益,独自实施盗窃行为,这就是典型的个人犯罪。而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是一个组织体。比如某企业为降低成本,集体决策向河流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这就可能构成单位犯罪。

认定标准方面,个人犯罪通常是基于个人的故意或过失实施犯罪行为。其主观方面主要体现个人的意志和目的。而单位犯罪要求犯罪行为是为了单位的利益,并且是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实施的。如果单位内部个别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擅自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谋取个人私利,一般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而应认定为个人犯罪。

刑罚种类方面,个人犯罪的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单位犯罪的刑罚主要是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不过,也存在单罚制的情况,即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本身。

责任承担方面,个人犯罪由犯罪的自然人承担全部刑事责任,其财产等个人权益会因刑罚受到影响。单位犯罪中,单位承担罚金等经济责任,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承担相应的人身刑和财产刑。单位犯罪的责任分散在单位和相关个人身上,而个人犯罪的责任集中于犯罪的自然人。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判罚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判罚的区别(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