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申诉期限一般是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申诉。不过存在特殊情形的,超过两年提出申诉的,法院也应当受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申诉人应当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申诉。这是为了维护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既判力,避免因申诉时间过长导致证据难以收集、司法资源浪费等问题。

但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即使超过两年提出申诉,人民法院也应当受理。这些特殊情形包括:一是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例如,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审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原审所依据的证据存在重大问题等情况,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司法公正,保障无辜者的权益,即使超过两年申诉期限,法院也会受理。

二是原审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这种情况下,原审被告人已经在法定期限内行使了申诉权利,只是由于法院的原因未得到处理,所以后续再提出申诉时,法院应当受理。

三是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这类案件往往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存在较大争议,或者涉及众多当事人、复杂的社会关系等,即使超过两年申诉期限,为了妥善解决问题,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受理。

需要注意的是,刑事申诉是一个严肃的法律程序,申诉人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申诉请求。同时,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处理申诉案件时,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刑事案申诉期限一般多长时间内(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