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不一样。侵占罪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才构成犯罪,一般数额标准各地有差异。职务侵占罪是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两者在犯罪主体、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一、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一样吗
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不一样。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侵占罪的数额标准通常由各地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数额较大的起点在5000元至1万元不等。只有当行为人侵占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交出时,才构成侵占罪。
1、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行为对象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必须达到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的程度。
2、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职务侵占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二、侵占罪立案标准的详细情况
侵占罪立案标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法律规定来看,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只有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会受理。
1、数额认定
各地对于侵占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并不统一。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标准相对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标准会低一些。比如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5000元可能就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
2、拒不退还的认定
这是侵占罪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拒不退还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行为表现和态度。例如,当财物所有人要求返还财物时,行为人明确表示拒绝,或者以各种理由拖延、推诿,拒不交出财物等情况。
3、证据要求
被害人在提起诉讼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侵占了自己的财物。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保管财物的相关凭证、证人证言等。
三、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的特殊之处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有其独特之处。它主要针对的是公司、企业等单位内部人员的犯罪行为。
1、主体特定性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这些人员利用自己在单位中的职务便利实施犯罪行为。
2、利用职务便利
这是职务侵占罪的关键要素。利用职务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例如,公司的财务人员利用自己掌管财务的职务便利,将公司资金非法占为己有。
3、数额标准的明确性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数额标准相对明确,为三万元以上。只要达到这个数额标准,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
综上所述,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在立案标准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在犯罪主体、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各有特点。那么,在实际案例中如何准确区分这两种犯罪?不同地区对于侵占罪数额标准的差异是如何确定的?如果你有这些或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