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诉后若被告不执行生效判决,会面临一系列严重后果。这不仅损害原告合法权益,也破坏司法权威和社会秩序。不执行判决可能导致强制执行、信用受损等,下面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法院起诉不执行后果是什么

当法院作出判决后,败诉方不执行判决会产生诸多严重后果。

1、强制执行

胜诉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例如,若被告有房产,法院可以依法拍卖该房产以偿还债务。

2、罚款、拘留

对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对其予以罚款、拘留。根据情节轻重,罚款金额和拘留期限有所不同。这是对不履行义务行为的一种惩戒措施。

3、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被执行人若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旦被列入,在很多方面会受到限制,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

4、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的拒不执行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院起诉不执行后果是什么(0)

二、法院起诉后强制执行不执行怎么办

如果在法院强制执行阶段,被执行人仍然不执行,有以下解决办法。

1、加大执行力度

法院可以采取更严厉的执行措施,如对被执行人的住所进行搜查,查找隐匿的财产。还可以对被执行人的工作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其收入情况,以便更好地执行。

2、追究协助执行单位责任

若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拒绝协助执行,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3、申请上级法院执行

如果基层法院执行不力,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三、法院起诉判决后不执行多久会强制执行

关于法院起诉判决后多久会强制执行,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1、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法院受理与执行期限

法院受理申请后,一般会在六个月内执行完毕。如果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法院起诉不执行会带来多方面严重后果,包括强制执行、罚款拘留、列入失信名单甚至刑事责任等。在强制执行阶段仍不执行也有相应解决办法,且判决后申请执行和法院执行都有明确期限规定。如果大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法律问题,如不知道如何申请强制执行、对执行措施有疑问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