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无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主要针对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期间的人身自由限制情况。而打架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等损失,涉及民事赔偿问题,二者相互独立。即使被取保候审,仍需根据实际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
一、打架取保候审还要赔钱吗
打架取保候审后通常还是要赔钱的。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民事赔偿责任独立于刑事责任
打架行为除了可能触犯刑法,还会涉及到民事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其对受害人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民事赔偿责任并不会因为取保候审而免除。例如,因打架导致对方受伤,受害人因此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实施打架行为的人都有义务进行赔偿。
2、赔偿的依据和范围
赔偿的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实际造成的损害来确定。一般来说,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受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二、打架取保候审后赔偿的标准是什么
打架取保候审后赔偿标准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的确定主要依据受害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1、医疗费赔偿标准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误工费赔偿标准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其他费用赔偿标准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三、打架取保候审后不赔偿会怎样
打架取保候审后如果不赔偿,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后果。
1、民事强制执行
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进行赔偿。一旦法院判决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而行为人拒不履行的,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强制执行措施。
2、影响刑事量刑
在刑事诉讼中,积极赔偿受害人并取得谅解是法院量刑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如果行为人在取保候审后拒不赔偿,法院可能会认为其没有悔罪表现,从而在量刑时不予从轻处罚。例如,原本可能适用缓刑的案件,由于行为人不赔偿,可能会导致最终被判处实刑。
3、可能被重新羁押
取保候审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果行为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履行赔偿义务,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认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司法机关有权决定对其变更强制措施,重新羁押。
综上所述,打架取保候审后不仅要面对刑事诉讼程序,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了解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积极履行赔偿义务,对于行为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打架造成多人受伤如何赔偿、赔偿后是否可以完全免除刑事责任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