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的判刑依据销售金额而定。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情节,且不同司法实践中量刑也会存在差异。

一、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怎么判刑

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的判刑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关于销售金额的认定

销售金额是衡量量刑的重要标准。这里的销售金额是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当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2、量刑的综合考量

法院在量刑时,除了销售金额,还会综合考虑其他情节。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如果是多次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品,量刑可能会相对较重;还有商品的质量情况,如果假冒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对消费者造成了较大危害,也会影响量刑。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怎么判刑(0)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相关司法解释。根据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销售金额数额标准

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就达到了立案标准。这里的销售金额是实际销售出去的金额。如果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也应立案追诉。

2、其他情形

多次实施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行为,未经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罚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而且,对于明知他人实施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储存、代理进出口等便利条件、帮助的,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共犯论处,也在立案范围内。

三、如何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中的“明知”

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中的“明知”是定罪的关键。“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

1、确切知道的情形

如果销售者直接从非正规渠道进货,并且被告知所进商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销售者曾经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受到过行政处罚,再次销售同类假冒商品,就可以认定其确切知道。

2、应当知道的情形

从商品的进货价格来看,如果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同类正品价格,销售者就应当意识到商品可能是假冒的。还有商品的质量和包装,如果质量粗糙、包装简陋,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销售者也应当知道商品可能是假冒的。供货方的情况,如果供货方没有合法的经营资质,或者不能提供商品的合法来源证明,销售者也应当对商品的真伪进行进一步核实,否则也可认定为应当知道。

销售假冒注册的商品罪的判刑与销售金额、立案标准以及对“明知”的认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在实际法律应用中,还存在如何区分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与其他相关罪名、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的民事赔偿责任如何确定等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