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后并非直接送看守所,具体情况需依据判决结果、刑期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若判处拘役、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有期徒刑等情况可能送看守所,而判处有期徒刑且剩余刑期较长等则会送监狱等其他场所。

一、法院判决后直接送看守所吗

法院判决后不一定直接送看守所。这要根据具体的判决情况来确定。

1、剩余刑期较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也就是说,如果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但在判决生效时,剩余的刑期不足三个月,那么就会被送到看守所执行刑罚。例如,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在判决前已经被羁押了九个月,那么剩余刑期为三个月,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送看守所。

2、被判处拘役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通常是在看守所执行。拘役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由于拘役的刑期相对较短,所以在看守所执行更为合适。

3、判处其他刑罚

如果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且剩余刑期较长,或者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等刑罚,那么就会被送往监狱等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刑罚,而不是看守所。

法院判决后直接送看守所吗(0)

二、法院判决后送看守所的流程是怎样的

法院判决后送看守所是有一套严谨的流程的。

1、判决生效

法院作出判决后,并不会立即生效。如果被告人不服判决,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提出上诉。只有在上诉期限届满,被告人没有上诉,或者二审判决作出后,判决才会生效。

2、交付执行通知

判决生效后,法院会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这些法律文书是将罪犯交付执行的依据。

3、体检和收押

公安机关在收到法律文书后,会对罪犯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将罪犯送往看守所收押。在收押过程中,看守所会对罪犯进行身份核实、物品检查等工作。

4、入所教育

罪犯被收押到看守所后,看守所会对其进行入所教育,包括看守所的规章制度、生活常识等方面的教育。

三、哪些情况下法院判决后不送看守所

存在多种情况法院判决后不送看守所。

1、判处缓刑

如果罪犯被判处缓刑,那么在缓刑考验期内,罪犯不需要在看守所或者监狱服刑,而是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对其进行社区矫正。例如,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那么在这一年的缓刑考验期内,罪犯可以在社区内正常生活,但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

2、暂予监外执行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罪犯不需要在看守所服刑。

3、剩余刑期较长

如前面所述,被判处有期徒刑且剩余刑期较长的罪犯,会被送往监狱执行刑罚。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后是否送看守所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涉及到判决执行、刑期计算、送押流程等诸多法律问题。比如判决后上诉对送押有什么影响、暂予监外执行的申请条件和程序是怎样的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