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商标权侵权不赔偿的情况,商标权人可通过多种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等,以确保自身的合法经济损失得到补偿。
一、商标权侵权不赔偿怎么办
当遭遇商标权侵权且侵权方不赔偿时,商标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与侵权方进行协商,尝试达成赔偿协议。在协商过程中,要明确指出对方的侵权行为以及给自己造成的损失,摆事实、讲道理,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1、行政投诉
若协商不成,商标权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处以罚款。通过行政手段,对侵权方形成一定的威慑。
2、提起诉讼
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中,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如商标注册证书、侵权商品的实物、销售数据、因侵权造成的损失等。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决,如果判决侵权方赔偿,而其仍不履行,商标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二、商标权侵权不赔偿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商标权侵权判决后侵权方不赔偿,商标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首先要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申请执行的事项、理由等。
1、提供相关材料
同时,要提供生效的法律文书,即法院的判决书。还需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如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信息,以便法院能够顺利执行。
2、配合法院执行
法院受理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赔偿义务。如果被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在这个过程中,商标权人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
三、商标权侵权不赔偿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对于侵权方来说,商标权侵权不赔偿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从民事角度看,除了要承担赔偿责任外,还可能要承担诉讼费、鉴定费等费用。
1、信用受损
如果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信用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
2、刑事风险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商标权侵权不赔偿时,商标权人有多种法律途径可维护自身权益,而侵权方也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商标权侵权赔偿数额难以确定、侵权方转移财产逃避赔偿等问题。如果您在商标权侵权赔偿方面遇到难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