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若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一般在提交申请资料完整的情况下,60日内社保经办机构会作出赔付决定;若单位未参保,与单位协商赔偿时间不定。若协商不成走法律程序,劳动仲裁需45天,特殊情况可延长15天,法院一审普通程序6个月,简易程序3个月。
一、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多久可以申请赔偿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就可以立即申请赔偿。但具体获得赔偿的时间会因不同情况而有所差异。
1、单位参保的情况
如果用人单位为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在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单位和职工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工伤赔偿申请。根据规定,社保经办机构一般会在受理申请后的60日内作出赔付决定。如果材料齐全、事实清楚,可能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赔付。例如,一些简单的工伤案件,资料完备的情况下,可能30天左右就能拿到赔偿款。
2、单位未参保的情况
若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那么赔偿责任将由用人单位承担。此时,职工需要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的时间不确定,可能很快达成一致并获得赔偿,也可能因双方分歧较大而陷入长时间的协商。若协商不成,职工还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会进一步延长获得赔偿的时间。
二、工伤鉴定后申请赔偿的流程是怎样的
工伤鉴定后申请赔偿有一套明确的流程。
1、准备材料
职工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医疗费用发票、病历等。这些材料是申请赔偿的重要依据。
2、提交申请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社保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未参保情况)。提交申请时要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免影响赔偿申请的受理。
3、审核与调查
社保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调查核实。例如,对医疗费用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对工伤事故的经过进行进一步了解等。
4、赔偿决定与支付
经过审核和调查后,会作出赔偿决定。如果符合赔偿条件,社保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会按照规定支付赔偿款。
三、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协商赔偿不成怎么办
当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若协商赔偿不成,职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申请劳动仲裁
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一般会在受理后的45天内作出裁决,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15天。在仲裁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2、提起诉讼
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职工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审普通程序一般会在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则为3个月。通过法律途径虽然能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但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职工应尽快申请赔偿。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赔偿金额的争议、赔偿时间的拖延等。如果大家在工伤赔偿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赔偿项目的具体计算方式、不同伤残等级的赔偿标准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