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告未到庭参加开庭,若法院作出缺席判决且判决生效后,原告可申请执行。一般一审判决送达后,若双方均未上诉,15 日后判决生效;二审判决送达即生效。生效后,若被告未按判决履行,原告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一、被告没来开庭原告多久能申请执行
当被告经法院合法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开庭时,法院可以进行缺席判决。而原告能申请执行的时间,关键在于判决何时生效。
1、一审判决情况
如果是一审判决,在判决书送达给双方当事人后,会有 15 天的上诉期。在这 15 天内,原被告任何一方都可以提起上诉。若双方在上诉期内都没有上诉,那么在上诉期届满后的第 16 天,判决就正式生效。例如,判决书在 1 月 1 日送达被告和原告,那么上诉期截止到 1 月 15 日,若双方均未上诉,1 月 16 日判决生效。
2、二审判决情况
要是案件经过了二审,二审判决一经送达就立即生效。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就是终审判决。
3、申请执行时间
在判决生效后,如果被告没有按照判决书中规定的履行期限履行义务,原告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被告缺席判决后原告申请执行的流程
被告缺席判决后,原告要申请执行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准备申请材料
原告需要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在申请书中要详细写明申请执行的事项、理由等内容。同时,要提供生效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等,以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相关材料,如身份证等。
2、向法院提交申请
原告应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提交申请材料。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
3、法院受理与执行
法院受理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若被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三、影响原告申请执行时间的因素
原告申请执行的时间并非完全固定,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1、送达时间
判决书的送达时间会影响判决生效的时间。如果送达过程不顺利,如被告下落不明需要公告送达,那么公告期就会比较长,这就会导致判决生效的时间相应推迟。例如,公告送达一审判决书,公告期为 60 天,上诉期 15 天,这样就会比正常送达多 60 天的时间。
2、履行期限
判决书中会规定被告的履行期限。如果履行期限较长,那么原告需要等待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加。比如,判决书中规定被告在判决生效后 30 天内履行义务,那么原告需要在判决生效 30 天后,若被告仍未履行,才能申请执行。
3、特殊情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存在执行和解等情况,也会影响申请执行的时间。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结束执行程序。若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和解协议未履行完毕,申请执行的时间会根据和解协议的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被告没来开庭原告申请执行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判决的生效时间以及判决书中规定的履行期限。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受到送达时间、特殊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大家在这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执行过程中遇到阻碍该如何处理、申请执行是否需要缴纳费用等相关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律师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